卡车信息网 >> 市场动态 >> 正文
重要名单公布!25个城市,正式晋级为“国家物流枢纽”!
文章来源:财经白话  作者:  发布日期:2021年12月01日  
分享按钮

当今世界,承载流量的三大利器,一个是海港,一个是航空港,一个是陆路枢纽。全球的人、财、物、信息、技术等,都是通过以上三大利器实现流转。

在货物的流转上,这三大利器有一个共同的名字,叫物流枢纽。

流量即是金钱的时代里,谁能获得物流枢纽的顶戴花翎,谁便手握流量,掌控着未来发展的先机。

昨天(11月29日),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《关于做好“十四五”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》,正式将25个枢纽纳入“十四五”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。

这25个城市分别是(排名不分先后):

天津、石家庄、呼和浩特、沈阳、珲春、黑河、连云港、温州、金华、合肥、福州、南昌、日照、安阳、商丘、武汉、衡阳、柳州、重庆、达州、拉萨、西安、霍尔果斯、石河子、深圳。

“十四五”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(25个)(排名不分先后)

WX20211201-101641@2x.jpg

来源:国家发改委

从物流枢纽的功能划分来看,这25个国家物流枢纽,有3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(天津、重庆、西安)、7个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(石家庄、合肥、南昌、安阳、武汉、衡阳、拉萨)、3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(大连、日照、深圳)、5个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(呼和浩特、温州、福州、商丘、达州)、4个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(沈阳、金华、柳州、石河子)、3个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(珲春、黑河、霍尔果斯)。

从区域划分来看,25个国家物流枢纽中,东部地区8个,中部地区6个,西部地区8个,东北地区3个。

正如上面所说,谁能成为物流枢纽,谁便掌握了流量利器。因此,对于这25个获选的城市,自然得恭喜他们。

看到这里,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:

这25个城市中,居然没有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南京、杭州、苏州、成都等重量级城市。而且,湖南地区衡阳入选,长沙却不在内,四川地区达州在内,成都却不见,这是为何?

事实上,早在2018年,国家就发布了“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”。当时的规划是:

1、到2020年,布局建设30个左右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国家物流枢纽,形成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基本框架。

2、到2025年,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,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率下降至12%左右。

换句话说,从2018年发布规划到2025年为止,全国范围内要建设150个左右的国家物流枢纽。

规划发布后的2019年,国家发改委就发布了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,涉及天津、太原、深圳、青岛、厦门、宁波、上海、广州、长沙、宜昌、郑州在内的25个城市。

去年(2020年),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,涉及北京、唐山、长春、苏州、济南、武汉等22个城市。

昨天公布的22个城市,算是第三批。由于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的开局之年,所以这一批也被视作“十四五”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。

所以说,并非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南京、苏州、成都等重量级的城市不在其中,只是今年公布的这一批不含有而已。按照要建设150个左右的国家物流枢纽的规划来看,此后几年里,每年还是会继续公布一批。

这150个左右的国家物流枢纽,被分为了六类,也即陆港型、港口型、空港型、生产服务型、商贸服务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。

涉及的城市并没有150个,因为很多类型的物流枢纽是重叠的,有的重叠了两个,有的重叠了三个,有的重叠了四个,最多的重叠了五个。如同古代能臣干吏,身兼多职一样。

比如上海既是港口型,又是空港型、生产服务型、商贸服务型,天津既是港口型,又是空港型、生产服务型、商贸服务型,等等。

本号此前做了一张非常详细的表格,将150个左右的国家物流枢纽全部列了出来,如下图。

WX20211201-101655@2x.jpg

资料来源:国家发改委

透过这张表格可以看到,很多中心城市身披多个类型,重叠的数量越多,地位越高,掌握的流量越大,未来的潜力更大。

尤其是在内循环大战略下,物流枢纽头衔之于城市,便是卡位的利器。

通过梳理可以发现:

在国家钦定的150个左右的六大类型国家物流枢纽中,有3个城市重叠类型最多,重叠了5类,这三个城市分别是重庆、武汉和南京。

重庆、武汉、南京既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,又是港口型、空港型、生产服务型、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,除了不是陆上边境口岸型,其他全部都是。

此外,深圳、上海、青岛、广州、郑州、杭州、成都、天津、西安、长沙、哈尔滨、贵阳重叠了4类。

各城市具体的重叠类型,本号整理出了一张表格,如下图。

WX20211201-101707@2x.jpg

资料来源:国家发改委

看完这张表,很多人至少会有两个疑惑:

第一个疑惑,很多人可能想不到,重叠类型最多的不是京沪,也不是广深,而是重庆、武汉、南京。

换句话说,重庆、武汉和南京在流量的争夺上,完胜其他城市,在未来的城市角逐中,这三个城市手握最好的牌面。

逻辑其实也不复杂。首先我们要明白,管理层打造150个国家物流枢纽,是为内循环大战略服务的。有了这个前提,重庆、武汉和南京的脱颖而出,就不奇怪了。

重庆、武汉和南京,是内陆城市中,陆路枢纽(高铁枢纽)、航空枢纽、水运枢纽综合优势最明显的三个城市。长江在三个城市中穿流而过。

其他城市,要么无法兼而有之,要么优势不够明显。

比如上海,啥都有,长江还在这里入海,但不是内陆城市。深圳、广州亦是如此。重庆有的,成都似乎也都有,但唯有内河优势,成都没有。郑州似乎也都有,但黄河通航能力不足。

长沙似乎也都有,但在武汉旁边,长沙无论航空、陆路还是水运,都不够突出。

第二个疑惑,在国家物流枢纽重叠中,北京没有重叠,只头顶一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,而与北京同为一线的上海、广州、深圳,都重叠了4个,为何?

首先,北京一直在疏解非首都功能,解决大拥堵。

其次,北京是全国的中心,是全国政策、权力的核心枢纽,无需其他枢纽头衔来衬托,所以没必要和手底下的城市去争夺这些头衔。


▋新闻关键词:
信息检索
关键字
最新专题
图片